• 2021全国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诞辰140周年书法展在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开幕
  • 2019全国两会

人民政协网|让黄河文化“上云”“炫技”



时间:2021年03月11日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黄河奔流,激荡古今文化大气象。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近年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得到流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批批文化工程正在规划酝酿,相关创作与研究工作积极展开,黄河文化建设呈百花齐放态势。

记者了解到,两会前夕,地处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市金水区仍在为黄河文化传播做着新探索,当地推出的是我非我流媒体大数据平台一度冲上当地热搜榜。在有限的地理维度空间,以文化创意立体融合创新发展思路,合力打造文化黄河数字视频媒体矩阵大数据平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谋划打造文化黄河文化IP……黄河文化正依托短视频+文化IP+大数据这一组合拳快速上云,开启了黄河文化的创意应用产业化步伐。

如何给后代讲好黄河故事?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都在尽力答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让黄河文化起来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目前对黄河文化时代精神挖掘不足。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表示,目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文化理念还未树立,文化旅游在黄河文化传承保护中的载体和渠道作用严重缺位。

只有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创新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才能深刻领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对此达成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同样表达出担忧。他认为,尽管黄河地跨九省区,各地在黄河旅游品牌打造、产品设计、市场培育等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新时代,黄河故事该怎么讲?在委员们看来,挖掘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就需要研究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出新时代黄河文化魅力。建议全方位打造黄河古都旅游带,打造古今辉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梁留科认为,要在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和集聚效应,提高国内外游客对黄河旅游概念的感知度、认知度和认可度。

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高起点、高定位地进行设计规划。梁留科建议,可以设计统一的黄河古都旅游IP,策划黄河古都主题系列精品旅游线路。相比较而言,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富集黄河文化遗产,历史遗址、博物馆、文化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文化载体资源丰厚,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更易开发出国内外市场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构筑古今辉映、诗和远方黄河古都旅游带来支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注重顶层设计这一建议得到了马珺的赞同。她认为,当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位的问题。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应秉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把握重点的基本原则。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强调制度化、科学化与信息化有待加强。

还要注重黄河文化遗产活化,既要让遗产回归百姓生活,易读易懂、喜闻乐见,又要关注游客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体验和期待,通过高科技动态呈现、适度实景再现、舞台化展演等方式,实现居游共享黄河文化遗产。梁留科补充道。从桃花尽开的县吴坝镇桃花节叫响旅游品牌,到河南洛阳推出云赏牡丹、花开满屏线上直播;从云台山景区直播的汉服花朝节,到白云山推出云端婚礼游,众多年轻人赴爱情之约……璀璨夺目的黄河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态步履向前。

上云炫技实现当代表达

微信图片_20210307231446.jpg

近年来,一系列在创新表达上的炫技层出不穷。如河南博物院积极打造融媒体平台,与央视《国家宝藏》栏目联合推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优化传播渠道很重要。采访中,梁留科生动讲述了河洛文化展示中心的创新方式。在他看来,打造文化精品IP,需要构建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的宣传机制。

就像《唐宫夜宴》打造出了年轻群体个性特征相契合的IP,很容易火爆全网。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看来,这也为黄河文化起来提供了借鉴。马萧林认为,原生态场景现代化表达能让黄河文化焕发出新貌。他建议要在表现形式上融合好科技力量,充分调动传播推广的途径,让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产业亦能获得长足发展。

讲好黄河文化故事,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建议,要加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做到馆藏资源数字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展览模式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5G+AR等科技手段、线上沉浸式展览参观……让群众能够多方位,多维度参观文物真迹,感受黄河文化。朱奕龙认为,推动黄河流域文物真迹的创新性解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与综艺晚会、短视频等娱乐模式结合至关重要。要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平台,助力科研人员研究解读,拓展广大群众的了解渠道,让锁在深宫内苑的文化走出闺门,给天下共赏。朱奕龙建议,政府还应完善信息传递渠道,搭好信息互通平台,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构建文化黄河。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社会各主体的热情与创造力。

创新黄河文化弘扬形式,拓展黄河文化弘扬渠道,让我们共同弘扬黄河文化,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说,黄河流域需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沿黄九省资源共享。

挖掘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5G+AR等科技手段、线上沉浸式展览参观、打造文化黄河数字视频媒体矩阵大数据……在各地陆续研究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黄河文化魅力愈加焕发光彩。

 
(作者:人民政协网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人民政协网|让黄河文化“上云”“炫技”]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