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全国两会
  • 2020全国两会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诞辰140周年书法展在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开幕
  • 2019全国两会

人民网|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文化传承也应与时俱进 注重创新



时间:2021年03月10日信息来源:人民网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正确路径。

 

文化传承也应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不断深挖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新媒体时代,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应当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文化基础,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各方文明交流互鉴。

微信图片_20210310142918.jpg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共兴、共享、共建领域方面,您有哪些具体的思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正确路径。

 

以传统节日为例,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在我们家有一个传统,每到除夕之夜,晚辈们叩谢长辈,感恩过去一年来的照拂。一家人和和气气,互道祝福,共同祈愿。用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行动去感念亲恩,这是我们彼此爱的表达,也是对中华孝亲传统的传承。家风蔚然,汇聚成国风浩荡。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给我们带来的文化自信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文化传承也应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不断深挖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今年两会,我也带来了关于推广春节标志、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议。同时建议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创造性创作,引导文创产业利用好节日商机,推出贴合节日氛围、饱含真情实感的文化产品等提议。

 

近些年短视频平台火热,其中不乏做知识普及的博主,为文化共享、共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这些博主面临着易被抄袭、激励机制不全等问题。您认为新媒体时代应如何保障这些人的权益?

 

短视频是一种生动有趣的传播形式。很多博主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普及,分享所见所闻,为文化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博主在创作过程中经常面临权益被侵害、作品被盗用等情况。新媒体时代,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方面,国家应当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一步明确新媒体时代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并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体系,出台、完善具体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条文上存在的漏洞,使其符合时代需求,为创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提供合理的申诉途径,让创作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法可依,有办法维权。

 

其次,平台应当注重创作者权益的保护。创作者发布作品,网络平台承担着宣发的功能。作为创作者而言,丰厚的收益、不断上涨的关注度是创作的重要动力。是否重视创作者,是否出台了合理的措施保障创作者权益,是每个平台都应当关注的问题。平台自身应当优化推荐、检索机制,甄别优质作品,推广优质内容。另外,平台也应出台相应的抄袭惩戒机制,对抄袭者实施警示告诫、注销账号等手段,在平台内部营造尊重原创、抵制抄袭的良好风气。

 

同时,还应当坚持普法教育,促进社会达成抄袭违法的共识。我认为,社区可以通过普法宣传讲座、法制教育活动等形式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具体到短视频创作领域而言,平台可以定期组织创作者进行相关法律的学习,鼓励创作普法教育视频,以此增强法制观念,减少剽窃、抄袭等违法行为。

微信图片_20210307231446.jpg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您认为如何基于一带一路推动文化共兴、共享、共建?

 

应当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文化基础,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各方文明交流互鉴。

 

以宁夏为例。宁夏地处大西北,不沿边、不靠海,旅游业基础和发展水平与沿边、靠海省区相差较大。一带一路为宁夏开发旅游市场,加强与中东、中亚国家的交流创造了新机遇。宁夏旅游以古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为定位,以中阿博览会为重要平台,以世界旅行商大会为抓手,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突破口,打破区域束缚,主动联合,开发了一系列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活动,不断打造出宁夏丝绸之路旅游的新品牌,形成了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基于一带一路推动文化共兴、共享、共建,一定要加大文化开放。一是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积极接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是让我们的优秀文化走出去,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夯实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不仅要大胆地走出去,还要高质量地走出去,进而实现文化的共兴共享共建,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1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您认为,如何以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旅游协同文化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生态需要既注重文化传承,又注重生态保护,在文化与生态之间找寻共同点,以生态养文化,以文化促生态。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与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乡村振兴要振兴经济,更重要的是振兴精气神。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味地套用模板,而是应当根据当地生态,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民俗民风,因地制宜地推出具体的措施,让优秀文化反哺绿水青山,打造特色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旅游同样需要根据乡村当地的特色资源、特色民风,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特色文化、特色民俗带动特色旅游,进而以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吸引投资,进行配套设施的改善与建设,还能够吸引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以旅游业为纽带,将人才、资金、技术重新聚集在乡土田野中,实打实地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您在2020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当下国际形势下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在文化建设和艺术收藏等方面的心得。今年,您有哪些新的思考和见解?

 

文物真迹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最好体现。让文物活起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文博机构藏品的对外开放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今年的走访调研中,我发现在国内的文化建设和艺术收藏领域,往往重收藏数量,轻对外开放。一些文博机构仅将收藏的藏品数量作为实力的象征,而忽视了藏品对外开放;文物真迹长期禁止参观,国内博物馆大多展示藏品拓本、临摹本,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很多拓本、临摹本难以100%还原文物的真实面貌;国内大多数文博机构仍采用传统的管理与展览模式,尚未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也尚未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文物资源管理展示平台;数字博物馆建设水平不高,对外宣传、展览、服务等平台建设也不完善,影响了文博机构的管理效能和展出效果。

 

我们应该倡导各大博物馆加强藏品的开放力度,真正发挥藏品的作用。在合理的管控下允许专家接触珍贵文物,允许大众亲眼看到珍稀文物。同时,加强数字文物采集,真实还原文物的真迹面貌。希望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数字博物馆发展建设的长期规划,加强数字博物馆的文化建设,并利用大数据、5G等科技手段,打造线上数字博物馆,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者:人民网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